上纵横小说App,新人免费读7天
已抢580 %
领免费看书特权

第七章

春秋乱战 3.2 大器晚成

公元前672年,晋献公在攻打郦戎的过程中得到了一个美人郦姬,在晚年十分宠爱她,甚至要废掉太子申生改立郦姬的儿子奚齐。郦姬在知道晋献公有废太子的想法后,便开始设计陷害太子申生。她先让佞臣向献公进言,派遣太子去曲沃祭祀,并要求太子把祭祀的胙肉献给晋献公,然后暗中在胙肉中下毒,诬陷太子申生谋害晋献公,导致太子申生自杀。晋献公的另外两个儿子听到这件事,立刻逃到其他诸侯国避难。

公元前651年,晋献公去世,临终前将奚齐托付给大臣荀息,但由于年幼并且没有母族势力,被大夫里克杀害,于是荀息扶持郦姬妹妹之子卓子为君,但不久之后也被里克所杀,随后晋国陷入混乱。里克、丕郑父原本打算迎回在翟国(又称狄国)的公子重耳,但他不愿,只好迎立在梁国的公子夷吾,在齐、秦两国的护送下成功继位,史称晋惠公。晋惠公是一个不厚道的人,把拥护自己继位的里克和丕郑父杀害,并且还多次违背与秦国的约定,在韩原之战被秦国俘虏,将太子圉送往秦国成为人质,秦穆公将女儿怀赢嫁给太子圉。但太子圉在听闻父亲病重的消息后,担心失去继位机会,私自逃回晋国。

公元前637年,晋惠公去世,其子圉继位,史称晋怀公。而在此时的重耳在晋惠、怀公的追杀下,先后游历了翟、卫、齐、曹、宋、郑、楚和秦国,最终在秦穆公的支持下,重耳结束了自己长达19年的流浪生涯,成为晋国的君主,史称晋文公。据《史记》记载,重耳继位时已经62岁,在位仅九年便离世。

晋文公在“五贤士”的辅佐下,进行一系列符合时代发展的改革:①在政治上,宣传德教,为晋惠公、晋怀公时期的旧族平反,同姓贤良者担任内务官,异姓有才者担任边缘地方官员,护送周襄王回到国都,诛杀勾结狄人的王子带,襄王把王畿的河内、阳樊两地赏赐给晋国;②在经济上,实行裂土分民的思想,支持土地私有制的发展;减轻赋税,鼓励技术创新,奖励垦殖,发展农业;修缮道路,便利通商,吸引商人入晋;③在军事上,先后增设一军、三行(改编为新二军),成为五军编制;④在文化上,倡导礼乐教化,注重教育,培养百姓的淳朴德行。这些举措稳定了晋国内部社会秩序,为晋文公的霸主事业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。

公元前632年,楚将成得臣率领楚、陈、蔡、郑、许五国兵马攻打宋国,宋襄公的儿子宋成公在听闻这一消息火速向晋国求援。晋文公出于报答宋襄公的恩情和与楚国中原争霸的需要,将部队整编为上中下三军,于公元前632年1月渡过黄河,意图通过伐曹、攻卫逼迫楚军弃宋而北上援助附属国,然而楚对曹、卫两国的覆灭无动于衷,仍然全力围攻宋都,宋成公再次求援。此时晋国元帅先轸主张让宋国贿赂齐、秦两国,由齐、秦两国出面劝楚国退兵,并将曹、卫两国的部分领土赠予宋国,坚定宋成公抗楚的信心,到那时楚国看到附属国的领土被宋国拥有,定然不管齐、秦两国的劝解,继续围攻宋国,齐、秦两国必然会由于楚国的目中无人倒向晋国,而楚国因为孤立无援定然会放弃攻宋。晋文公立刻派人实施,果然如先轸预料的那样,齐、秦两国由于不满楚国的态度,与晋国结盟抗楚,楚成王知晓目前形势对楚国不利,命楚军退至申地,并撤回戍守齐国穀邑的申叔军,避免和晋军交锋。楚成王告诫成得臣,凡事要量力而行,适可而止,不可轻视晋军。但成得臣不以为意,坚持主动出击,向楚成王请求增兵,此时的楚成王抱着侥幸的心理同意了成得臣的请求,但只增派了少量援军,以免战败后元气大伤。成得臣在战前派遣大夫宛春前往联军大营提出“休战”:晋让曹、卫复国,楚国撤出宋国。但晋国众大臣认为这是遏制楚国北进,成就中原霸业的好机会,遂扣留楚使宛春,并支持曹、卫复国,但要求曹、卫与楚国断交,曹共公和卫成公迫于无奈只好应允,但这一消息被前来帮助曹、卫复国的成得臣知道,一气之下率领楚军冲击联军大营。晋文公在楚军进攻联军大营后,命令全军后撤三舍,遵守了流亡楚国时对楚成王的诺言。但成得臣见晋军不战而退,以为晋文公不过如此,下令全军出击,一直追击到城濮。而此时晋军与前来的齐、秦、宋三国军队完成会师。公元前632年4月4日,晋文公认为决战时机已经到来,与楚军在城濮开战。晋下军佐将胥臣把虎皮蒙在马身上冲击楚右翼的陈、蔡军,使其惊骇逃散。随后,晋上军主将狐毛和下军主将栾枝又利用“伪遁”战术,诱使楚左军深入包围圈。最终,晋军在城濮大败楚军,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,城濮之战的胜利奠定了晋国的霸主地位。同年四月,晋文公在践土邀请鲁、齐、宋、蔡等国进行会盟,周襄王派出代表承认晋国的霸主地位并赐予大辂车、戎辂车和相对应的服饰仪仗,史称“践土会盟”。

在践土会盟之后,晋文公通过翟泉会盟、服郑(烛之武退秦师)等政治行动进一步巩固了晋国中原霸主的地位,各诸侯国纷纷依附。晋襄公在崤之战大败秦军,大大加强了晋国的政治地位。但在晋文公、晋襄公逝世后,继任者晋灵公和晋成公在位期间内部权力斗争激烈,晋国霸业陷入低谷。公元前597年,楚庄王趁晋国内部政治秩序混乱率军攻郑,在邲地大败晋军,邲之战的失败标志着中原霸主转移到楚国,晋国霸权暂时衰落。此战过后,晋景公镇定思痛,命令主帅荀林父严格训练三军,要求军队统一指挥、统一行动、贯彻明确的军事目标,同时对政治、经济和文化进行全方位的改革,增强综合国力。通过伐郑、辅氏之战(制秦)、鞌之战(威齐)、伐蔡攻楚破沈等多次军事行动重新确定晋国的霸权,继任的晋厉公先后通过麻隧之战(制秦)和鄢陵之战(攻楚)巩固了晋国中原霸主的地位,但晋厉公晚年试图削弱诸卿大夫势力遭到反对,被卿族的栾书和荀偃软禁并杀害,晋襄公之孙姬周被迎立为君,史称晋悼公。他在位期间增强公族,团结卿族,礼待诸侯,使国力有所增强。但随着晋悼公英年早逝,后续的晋国君主无力压制六卿,朝堂被六卿世家把控,范氏、中行氏在铁之战被灭,韩赵魏三家卿族联合覆灭智氏。公元前403年,韩赵魏三家卿族联合派遣使者请求周威烈王册封其家族为诸侯,晋国名存实亡。公元前376年,韩赵魏彻底瓜分晋国剩余的土地,立国六百六十余年的晋国灭亡。

PS: 感谢各位客官的阅读,如有史事错误,在下证实后将进行更正,并对纠错的第一位客官进行小小的礼物

上纵横小说支持作者,看最新章节

海量好书免费读,新设备新账号立享
去App看书
第七章 春秋乱战 3.2 大器晚成
字体
A-
A+
夜间模式
下载纵横小说App 加入书架
下载App解锁更多功能
发布或查看评论内容,请下载纵横小说App体验
福利倒计时 05 : 00
立即领取
05 : 00